2025年9月17日,我院荣幸邀请到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尹华军研究员来院举行学术报告。报告围绕地下生态过程、根际及其分泌物在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等热点问题展开,为根际生态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学术交流平台。本次报告会由我院林贵刚教授主持。
根际理论生态学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其研究内容与范畴不断丰富。尹华军研究员团队聚焦于森林根际过程与全球变化、森林群落构建与稳定性的根际生态学机制等方向,并结合西南高寒森林的独特环境开展系统性研究,率先构建了全链条的森林根际野外原位研究技术体系。团队系统揭示了高寒森林生产力稳定的根际养分维持机制,以及根际土壤碳动态的多维空间变异特征,并创新性提出根际功能性状的概念与理论框架,为氮受限的高寒森林生态功能优化与管理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
研究发现,高寒森林根系分泌速率随海拔升高而下降,温度变化(而非养分有效性)是调控分泌物变异的主要因素。研究还指出,高寒植物通过发展化学特性介导的根系养分获取协同策略,形成共生的适应性机制。此外,团队围绕外生菌根菌丝的生长特性与功能、林分初始养分有效性对菌丝响应氮沉降的调控作用,以及菌丝如何缓解氮沉降引起的磷限制等议题展开深入研究,相关成果已在《Journal of Ecology》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
尹华军研究员呼吁,应进一步完善根系分泌物原位收集与分析技术体系,深化对根系分泌物驱动的根际过程时空异质性研究,加强森林根系分泌物中关键信号物质的识别与功能解析,从而推动根际生态学的发展,为全球变化背景下地下生态过程的响应与适应机制提供理论支撑。
作者:张佳慧,审稿人:周旭辉,编辑:于文浩,审核人:张艳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