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您的位置: 学院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生态学院举办成栋青年生态讲坛(第五讲)

时间:2024-12-19点击数:

2024年12月16日,学院在林科楼112会议室举办了成栋青年生态讲坛(第五讲)。本次讲坛有幸邀请到了浙江大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蒋明凯研究员和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金全研究员为同学们做学术前沿进展报告,本次报告由何杨辉副院长主持。

在上半场报告中,何院长首先向大家介绍蒋明凯研究员的主要研究领域、研究成果以及所获荣誉。蒋老师主要从事全球变化生态学研究,侧重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植物—土壤交互过程、数据—模型融合研究。

随后,蒋老师为同学们做“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背景下的成熟森林碳磷交互过程研究”的报告。他针对当前热点问题“大气CO2浓度升高是否可以提升磷限制下成熟森林生态系统的生产力”进行了深入探讨。首先,他详细介绍了大气CO2浓度与生态系统额外碳汇之间的功能关系,并讨论了相关的研究不确定性。紧接着阐述了磷循环对生态系统碳循环响应CO2升高的限制作用及其机制,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的科学问题和数据分析方法,最后进行了数据模型的对比总结。报告结束后,各位老师和同学们踊跃提问,蒋老师对大家提出的问题进行耐心的解答。

下半场报告,何院长首先向大家介绍李金全研究员的主要研究领域、研究成果以及所获荣誉。李老师主要从事全球变化生态学研究,聚焦土壤碳循环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意在提高“碳中和”目标下气候变化预测的可靠性与气候变化应对能力。

随后,李老师为同学们做“土壤碳-气候反馈的地理格局与调控机制”的报告。他提出了三个核心科学问题:“土壤碳分解温度敏感性的一般地理格局是什么”、“土壤碳分解温度敏感性地理变异的调控机制是什么”以及“土壤碳分解温度敏感性的地理变异如何改善土壤碳-气候反馈预测”。李老师在报告中详细讲解了这些问题,并分享了他在土壤碳分解温度敏感性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报告结束后,李老师与现场的老师和同学们展开了积极的互动,并耐心解答了大家的提问。

最后,何院长对蒋明凯老师和李金全老师带来的精彩报告表示感谢,他表示通过他们的分享,与会的师生不仅深入了解了相关的科研进展,也为我们学院开展森林土壤碳格局、机制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提供了宝贵借鉴。



作者:余子卿,审稿人:何杨辉,编辑:于文浩,审核人:张艳波